
【資料圖】
中國的好鄰居巴基斯坦,現在正處在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本月初,巴基斯坦央行的外匯儲備縮減到30.9億美元,創(chuàng)造1998年以來的最低紀錄。這一年的俄烏沖突打下來,全球多個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相比中美俄歐等國家和地區(qū)還撐得住,經濟韌性比較弱的小國家,經濟已經面臨崩盤。
以巴基斯坦為例,他們這一年遭遇了史上罕見的水災,導致糧食嚴重減產,同時國際糧價和能源價格又在大幅上漲,巴基斯坦就要花更多外匯儲備去進口糧食和能源,國內民眾的生計還算勉強能維持住,可通貨膨脹實在是降不下來。今年1月份,巴基斯坦的通脹率飆升到27.6%,創(chuàng)造1975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通貨膨脹的本質,是市場上的錢太多,商品太少,巴基斯坦急需外部援助,他們已經找遍了能幫自己的國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幫忙,比如債務展期等,但沒有新的資金輸入,眼看國家就要破產。
無奈之下,巴基斯坦只能求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月初的時候,雙方曾經進行過一輪談判,但因為IMF提的要求過于嚴苛,巴基斯坦沒答應?,F在過了半個月,危機實在無法緩解,猶豫良久的巴基斯坦政府,又把IMF請回來了,大家接著談。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借錢嗎,利息給高一點不就好了,但其實,IMF會提出的要求,根本不是巴基斯坦能承受得起的,前一輪談判,IMF就說了,巴基斯坦必須做好反腐工作,取消能源補貼,提高能源價格,還有取消匯率上限,允許巴基斯坦盧比和美元自由兌換等,這就相當于,IMF不僅要制定援助資金的使用方式,還要巴基斯坦讓渡他們的金融主權。
這種套路,上世紀中期,IMF曾在南美國家大量使用,不過咱們更熟悉的,還得說是上世紀末,韓國差點“國家破產”的故事。
當時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韓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大減,外匯收入的迅速縮水,讓過度依賴大企業(yè)的韓國經濟迅速崩盤,無奈之下,韓國政府只能向IMF貸款550億美元,當時IMF提了什么條件呢?對外開放金融市場,鼓勵銀行并購,重組破產企業(yè)等等,這幾招下來,韓國的銀行、核心企業(yè)迅速被華爾街巨頭“入侵”,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也落入了美國的手中。
而且,大家可別覺得IMF是個國際組織,不會只聽美國的話,美國在IMF中擁有17.69%的股份,而IMF做任何投資、貸款決定,都需要得到85%的支持率。這就意味著,美國在IMF當中具有一票否決權,他們只會通過那些有利于美國的決定,就像當初,最先“入侵”韓國的是華爾街資本,而不是歐洲資本一樣。
所以IMF的貸款,本質就是“套路貸”,任何國家陷進去,不脫一層皮都別想出來。韓國還算是在美國的“挾持”下,以讓渡政治和金融主權的方式,獲得了經濟上的發(fā)展,那巴基斯坦呢?借了IMF的錢又能拿什么來還?當今世界啊,小國的日子真的很難過,或許只有等美式霸權被推翻,他們才會得到真正公平的對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