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單傳聞嚇崩“果鏈”!2000億巨頭跌停,舜宇光學跌超12%,消費電子值得投資?
2023-01-04 19:03:35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1月4日電 (付健青)4日,立訊精密開盤直線跳水,午后觸及跌停。市場傳聞,蘋果要求減少相關產品零部件生產,這次輪到了AirPods、AppleWatch和MacBook。


(相關資料圖)

砍單傳聞再現

日前,日經亞洲報道暗示,蘋果正面臨需求問題。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稱,蘋果已告知其部分供應商在第一季度減少生產AirPods、AppleWatch和MacBook所需的零部件。

中國基金報報道稱,業(yè)界人士指出,蘋果砍單三大產品線,立訊精密受創(chuàng)最大,廣達、仁寶、精元、新普等中國臺灣廠商同步警戒。立訊精密證券部相關人士對此回應,“目前沒有可透露的消息,公司不對具體客戶、具體產品發(fā)表評論,如果有消息將會以公告形式披露。”

今日開盤,立訊精密跳水暴跌,早盤最大跌近9%。午后,公司股價再度下跌,并觸及跌停。

來源:Wind

“果鏈”概念股大多同樣“難受”。截至發(fā)稿,A股方面,環(huán)旭電子跌超6%,賽騰股份跌超4%,歌爾股份跌超3%,共達電聲、安潔科技等跟跌;港股方面,舜宇光學科技跌超12%,高偉電子跌超7%,比亞迪電子跌超5%。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立訊精密遭砍單,在2022年上半年曾出現同樣一幕。不少投資者在上市公司互動平臺詢問當時公司股價大跌及市場傳聞的砍單事項,但公司均回應稱“經營情況正常”“訂單如預期增長”等。

來源:投資者互動平臺

作為“果鏈”一員,立訊精密為蘋果代工生產手機、耳機和手表等多種產品零部件。從2022年業(yè)績來看,與同為“果鏈”成員的歌爾股份不同,立訊精密發(fā)布的年度業(yè)績預告顯示,公司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5.45億元-98.99億元,同比增長35%-40%。

歌爾股份則發(fā)布了下調全年業(yè)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約17.10億元-21.38億元,而此前曾預計凈利潤約40.61億元-47.02億元。下調的原因,正是因為“境外大客戶”砍單。

歌爾股份表示,受境外某大客戶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的事項影響,公司直接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約20-24億元,對2022年度經營業(yè)績產生顯著影響。經調整后的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億元-21.4億元,同比降50%-60%。

歌爾股份透露,基于目前進展情況,該款產品預計在2022年度內無法恢復正常生產發(fā)貨。受此影響,公司年度營業(yè)收入減少不超過33億元,與之相關的直接損失約9億元(包括直接利潤減少和停工損失等)。

此前,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曾在社交平臺稱,歌爾股份被暫停生產的可能是蘋果的AirPods Pro 2,為填補缺口,立訊精密已擴產并成為該產品獨家組裝廠商。

蘋果跌破2萬億美元

作為“果鏈”的“大老板”,同樣受砍單傳聞影響,當地時間3日,蘋果股價跌3.7%,21個月以來總市值首次跌破2萬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道,Refinitiv數據顯示,法國巴黎銀行Exane分析師杰羅姆·拉梅爾將蘋果股價從“強于大盤”下調至“中性”,并將其目標價從180美元下調至140美元。拉梅爾將iPhone手機2023財年的出貨量目標從2.45億部下調至2.24億部。

同時,由于投資者擔心消費者需求,Refinitiv數據顯示,分析師平均預計蘋果公司將在未來幾周公布12月當季收入下降1%,這標志著蘋果公司自2019年3月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季度收入下降。

另據彭博報道,蘋果供應商村田制作所表示,預計這家科技巨頭將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削減iPhone 14的生產計劃。不過,服務業(yè)目前成為蘋果擴張的一個關鍵領域,基本占收入的五分之一。與此同時,公司也在進行一些策略調整,VR和汽車線產品或許將很快推出。

過去一年,蘋果股價在大部分時間里表現都優(yōu)于標普500指數,但近幾周投資者對該公司的需求擔憂加劇,導致股價持續(xù)下跌。2022年12月,蘋果股價累跌12%,創(chuàng)下2019年5月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月。

對于消費電子行業(yè)整體走勢,展望2023年,中金公司認為,復蘇將成為消費電子行業(yè)的主題。一方面,手機市場安卓產業(yè)鏈隨庫存出清走出底部,新興市場增長潛力待挖掘,折疊屏等微創(chuàng)新有望提振需求。另一方面,AIoT領域需求有望回暖,并在ARVR、服務機器人、儲能、智能汽車等細分方向百花齊放,驅動消費電子行業(yè)景氣度抬升。

國盛證券也指出,市場后續(xù)將更加關注有汽車電子、AR/VR可穿戴等第二成長曲線的消費電子標的。目前消費電子板塊處于歷史估值底部,2023年隨著消費跡象回暖以及新產品的布局落地,有望帶來行業(yè)拐點。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鍵詞: 立訊精密 歌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