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7月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這是大會舉辦6年來最火爆,也是話題最集中的一屆,展館面積5萬平方米,遠超去年的1.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yè)400多家,比去年數量翻倍。
(資料圖片)
無論是展區(qū)還是開幕式主論壇,參與者討論的話題都很集中:大模型。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說,他昨天去展覽區(qū)轉了一圈,只關注到了兩件事:一方面是大模型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大模型在不同行業(yè)的應用。他在開幕式上的10多分鐘發(fā)言,通篇都與大模型相關。
在開幕式主論壇上,與會的AI大佬們或多或少都談到了大模型帶動的生成式AI浪潮,雖然還存在風險高、落地難等多方面的爭議和討論,但AI勢不可擋的趨勢已有基本共識。
風險與監(jiān)管
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是大會第一位演講嘉賓,他通過視頻作了8分鐘演講。這次展會上特斯拉設立了專門展臺,一位參展人士看到后調侃說,作為一家汽車廠商,特斯拉不去參加上海車展,反而來到了人工智能大會。
此前,馬斯克曾呼吁暫停GPT研發(fā),以減少對人類造成的潛在風險。這次他重申對AI的監(jiān)管話題時說,有局限的人工智能和全面人工智能完全不一樣,全面人工智能比人類聰明的多,現在很重要的一點是,如何對AI進行監(jiān)督。
“相對于機器智能,人類的智能在全部智能中所占的比例會越來越低,這將是一個根本性的深度變化,現在很難理解它帶來的影響,這可能是現在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一個時期?!瘪R斯克說。
圖靈獎得主、MetaAI團隊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楊立昆也提了AI風險。不過他與馬斯克的觀點完全不同——他不贊同監(jiān)管AI。楊立昆認為,如果想讓人工智能變得安全,實用且唯一的方法是讓它開源。
“想象一下,未來10年或15年后,我們每個人都通過人工智能助手與數字世界互動,如果技術被少數公司控制,這不是好事。未來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應該成為人類所有知識的寶庫,它們的訓練方式必須基于眾多的源頭,我希望看到更多的開源AI系統(tǒng)。”
楊立昆還認為,可以通過設置目標做到AI可控,比如設定讓它不要傷害別人,不要出現欺騙或支配人類的行為,讓它誠實,讓它屈從于人類,這樣這些AI系統(tǒng)將完全可控。這件事并不容易,但設置目標的方式可以讓AI系統(tǒng)變得安全,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挑戰(zhàn)。
產業(yè)與探索
當學術界熱衷討論AI基礎研究的星辰大海時,企業(yè)界更關心大模型的實際應用和落地。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預告,明天(7月7日)華為將發(fā)布盤古大模型3.0。他說,人工智能方向已經很清晰,在一個不太長的時間,通用人工智能會幫助我們改寫一切。方向清晰后,最關鍵的就是路徑,我們應該怎么做?
華為的思考結果是:下階段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走深向實。共分為兩個方向,其一是打造算力,目前在國內建立了25個城市算力基礎設施,針對大企業(yè)、小企業(yè)分別有不同的算力服務方式。胡厚崑說,他希望算力不再成為人工智能發(fā)展瓶頸。其二是做行業(yè)大模型,讓人工智能服務千行百業(yè),目前華為大模型在金融、制造、政務、電力、煤礦、醫(yī)療、鐵路等10多個領域做了落地。
在AI領域走的最快,成功投中OpenAI的微軟,目前關心的也是應用落地。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大中華區(qū)董事長兼CEO侯陽說,他感受到了市場對新一代生成式AI的迫切需求,微軟正加大投入,近期已連續(xù)發(fā)布了超過50項生成式AI新技術和新服務。
目前微軟的生成式AI場景已經在全球推進。侯陽認為,AI可以對很多行業(yè)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可以革新零售電商行業(yè)的智能客服,可以在游戲中構建有無線劇情和對話的NPC,可以在金融行業(yè)更早發(fā)現風險,可以提升生命科學領域臨床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力,可以在教育行業(yè)探索定制化的學習方式。
GPT的未來
盡管大模型令人興奮,但目前,大模型也存在“一本正經胡說八道”、不安全、落地時不好用等缺陷。這些問題能得到解決嗎?ChatGPT之后,AI的下一步會是什么?
圖靈獎獲得者、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長姚期智認為,GPT之后,下一個重要突破方向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應該讓機器人有視覺、聽覺等多種感知能力,讓它們能在不同環(huán)境里,自主學習不同的新技能。
馬斯克也重點提到了機器人。他提到了一個比例問題:機器人和人類的比例是多少?他認為將會超過1:1,也就是說,地球上的機器人數量將會超過人類數量。
馬斯克還預測說,L4-L5級的全自動駕駛大概今年晚些時候就能實現。“我以前也做過預測,但都錯了,但我覺得此刻做的預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于現實?!?/p>
與往屆人工智能大會相比,今年的這屆大會學術含量較高。據統(tǒng)計,今年有4位圖靈獎以及邁克爾·萊維特諾獎得主、80多位國內外院士出席。在開幕式上,以學者身份出席的演講嘉賓也很多,他們更關心AI人才的培養(yǎng)。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商湯科技創(chuàng)始人湯曉鷗介紹了3個中國年輕學者在過去10年間為大模型做出的貢獻。湯曉鷗說,現在中國的科技原創(chuàng)者已經看到了曙光。
三個年輕學者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王曉剛、何愷明、林達華。王曉剛在深度學習興起的最初幾年,即2011年到2013年,發(fā)表了多篇深度學習論文,在全世界第一次將深度學習應用到視覺領域。何愷明2016年發(fā)表的論文解決了深度學習網絡梯度傳遞問題,改變了深度學習網絡訓練參數的瓶頸。林達華打造了國際上有影響力的視覺算法開源體系,并早于谷歌,在2021年12月把技術拓展到城市級,打造了全國首個三維實景大模型。
通過三位學者的經歷,湯曉鷗說,國內AI基礎理論研究領域,新一代中堅力量已經起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