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聚焦:“股市謠言第一案”庭審近三小時,律師本周提交代理詞
2023-04-17 21:13:50    騰訊網

中新經緯4月17日電 (王玉玲)17日,被稱為“股市謠言第一案”的長春高新投資者起訴造謠者案在南京開庭審理。

就開庭結果,該案件代理律師、上海百谷律師事務所律師高飛對中新經緯表示,因案涉眾人數(shù)較多,社會關注度高,具體庭審過程和內容不便透露,“我們將在本周提交代理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所謂“股市謠言第一案”,即長春高新投資者與江蘇華招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福州藥聞康策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之間的證券糾紛。這是中國股市歷史上第一起投資者針對造謠者的維權案件。

該律所此前表示,因自媒體“華招醫(yī)藥網”“藥聞康策”等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稱長春高新當家產品生產激素列入浙江省第三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的品種列表,導致2022年8月18日長春高新股票價格放量大跌,給投資者造成了嚴重損失。

不過,根據(jù)浙江省此后發(fā)布的《浙江省公立醫(yī)療機構第三批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生長激素確實未出現(xiàn)在集采名單中。

2022年9月19日晚間,上海百谷律師事務所發(fā)布《長春高新(SZ000661)投資者征集方案》,公開征集符合條件的長春高新投資者向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人進行索賠。

根據(jù)《證券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擾亂證券市場。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擾亂證券市場,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上海百谷律師事務所律所負責人張東海對中新經緯回應稱,一般正常開庭是30至60分鐘,但本次案件開庭時間達到了近三個小時,光證據(jù)就有兩千多頁,主要包括一些轉載截圖,以往大跌相關事件的新聞整理,主要證明消息發(fā)布后與股價大跌的因果關系。

張東海表示,今天參與庭審的只有一位投資者,是在提交資料比較早的投資者中隨機挑選的,等出了結果,再向法院申請批量審理。第一批索賠共有兩百多位投資者報名,此后還有一千八百多人。

就庭審情況,中新經緯向兩家企業(yè)致電,并聯(lián)系“藥聞康策”創(chuàng)始人請求回應,截至發(fā)稿未獲得回復。

4月17日,長春高新發(fā)布一季報,報告期內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7.78億元,同比下降6.63%,凈利潤8.57億元,同比下降24.71%。

在此前披露的2022年年報中,長春高新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26.27億元,同比增長17.50%;歸母凈利潤41.4億元,同比增長10.18%;基本每股收益10.29元,同比增長10.88%。

就集采影響而言,長春高新在年報中表示,本報告期內涉及的集采項目為廣東省276藥品聯(lián)盟集采、河北省化學藥品及生物藥品集采及福建省第三批藥品集采。其中廣東省276藥品聯(lián)盟集采,涉及產品GH水粉劑型及曲普瑞林。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華招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江蘇省國金資本運營集團成員,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è)為主的企業(yè)。

福州藥聞康策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家以從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è)為主的企業(yè)。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