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38大頂級投行2023年展望(極簡版)
2023-01-08 21:11:11    騰訊網

跌宕起伏的2022已經成為歷史,新的一年已然到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會發(fā)生什么?

01

高盛:本輪周期與以往不同

- 美國或有望避免衰退

- 本輪通脹周期非常特殊

- 美聯(lián)儲2023不會降息。

02

摩根大通:經濟衰退的一年,市場好轉的一年

- 央行縮表力度大大減弱。

- 債券吸引力位于十多年來高位。

- 對價格便宜的股票更有信心。

03

摩根士丹利宏觀:通脹見頂,增長放緩

亞洲未來一年的前景相對樂觀:提振歐洲出口;改善供應鏈,緩解通脹;打破由美元走強主導的周期。

04

摩根士丹利策略:2022年的一切將再度重演

- 經濟的韌性太強公司盈利不會崩潰。

- 對新興市場的配置不足。

05

美銀:回到“新”未來

- 逆風與順風并存下投資組合多樣化。

- 控制通脹利于防御性股票。

- 別試圖跟隨市場預期的切換。

06

施羅德資產:一切都是估值

- 通脹是2023年市場表現(xiàn)的關鍵。

- 股票的最佳機會出現(xiàn)在衰退期間。

- 關注估值而不是新聞頭條!

07

貝萊德:2023年是一部新的投資劇本

- 股票估值尚未反映經濟衰退。

- 青睞短期政府債券和抵押貸款證券。

- 增持與通脹掛鉤的資產。

08

法興銀行:確定幾個轉折點的順序

- 確定復蘇的正確順序。

- 美聯(lián)儲轉向時機。

09

安聯(lián):保持冷靜,堅持下去

- 衰退將考驗經濟韌性。

- 央行的獨立性受到考驗。

- 企業(yè)盈利預期仍然過于樂觀。

10

匯豐:尋找一線希望

- 棘手的通脹使利率長期保持在高位。

- 通脹緩解可能出現(xiàn)出人意料的下行趨勢。

11

巴克萊:明年將是漫長而艱難的一年

如果說2022年是政策發(fā)威的一年,那么2023年將是與政策共存的一年。

12

亞洲復興開發(fā)銀行:整體仍持積極樂觀態(tài)度

樂觀的理由:

- 政策制定者終于能消除障礙;

- 行業(yè)領導者們開始將資本投資置于股票回購之上;

- 就業(yè)前景強勁。

13

國民西敏寺銀行集團:這是新的一年

軟著陸還是滯脹導致政策過緊?能源價格將是2023年的市場重點。

14

花旗財富:復蘇路線圖——市場先行,經濟緊隨

“sequence of opportunities”一系列潛在的機會:

- 固定收益將提供真正的投資組合價值。

- 短期內股息增長的“烏龜”可能是核心持股。

- 超調一直是美元強勢時期的特征。

15

瑞銀:曾平靜的海面將掀起滔天巨浪

更有彈性的經濟也可能意味著,央行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才能讓通脹持久回到目標,從而增加硬著陸的風險。

16

富蘭克林鄧普頓:一個復雜而支離破碎的世界

2023年兩大主題:宏觀政策的兩極波動和經濟正常化的力量。

17

瑞信:全球經濟格局徹底重置

- 全球經濟格局出現(xiàn)“根本性和持久性的重置”。

- 債券可能迎來“幾十年一遇”的機會。

18

法巴銀行:“投資轉型時代”來臨

- 堅持對可持續(xù)性的關注(氫能、自然資源的修復以及綠色基礎設施)。

- 科技板或跑贏大盤(云計算、人工智能、自動化和物聯(lián)網)。

19

德銀:市場韌性Vs.經濟衰退

增長放緩并不一定導致金融市場疲軟,最壞的情況可能已經過去。市場會比2022年更具彈性。

20

荷蘭ING銀行:多災多難一團糟

衰退之后會出現(xiàn)非常低迷的增長,甚至有“雙底衰退”的風險。

21

道富:警惕央行過度加息風險

- 警惕通脹頑固不化以及央行過度加息的風險。

- 政策轉向將為債券和股市開啟新的上漲。

- 美元走軟將為非美股票普漲打開大門。

22

阿波羅:美國或能實現(xiàn)軟著陸

- 通脹率難在年內回到目標。

- 一個“不那么激進的”美聯(lián)儲。

- 私人信貸領域“歷史性的切入點”。

23

富國:衰退、復蘇和反彈

- 美國經濟全年萎縮,通脹接近目標。

- 美聯(lián)儲年內多次下調利率。

- 標普500指數(shù)年底獲得回報。

24

紐約梅?。赫雇麖吞K

- 史詩級通脹反擊戰(zhàn)尚未結束。

- 市場未對全球衰退定價。

- 股市不會上演“V型反彈”。

25

富達資本:多重危機降臨,硬著陸難以避免

中國將是影響2023年經濟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26

拉扎德:通往更高通脹之路

全球經濟正在進入整體結構性通脹上升的時期,背后是供應鏈重置導致的成本飆升以及未來氣候支出的增加。

27

普信:美股或迎來“政權更迭”

廉價資金和多重擴張時代已經結束,投資者的焦點從市盈率轉向盈利。

28

DWS:風險資產足以戰(zhàn)勝通脹

- 經濟低迷后的復蘇也溫和。

- 風險資產的回報足以戰(zhàn)勝通脹。

- 新興市場將重新獲得投資者青睞。

29

東方匯理:暴風雨之后的曙光

金融市場也許已經消化掉美聯(lián)儲未來加息預期,但利率峰值水平將至關重要。

30

麥格理:在波動的世界尋找機會

所有資產中最看好基礎設施、固收市場和農業(yè)。

31

景順:即使有衰退,也是溫和的

2023年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貨幣政策路徑,如果加息到7%??

32

安盛:以放緩抑通脹

- 緊縮引發(fā)的衰退是通脹回歸的必要代價。

- 高利率將削弱財政政策寬松的能力。

- 別太樂觀!許多結構性問題仍未得到解答。

33

LGIM:尋找一線希望

- 股市觸底回升,債市迎來曙光。

- 日本是首選市場。

- 科技股盈利更具彈性。

34

穆迪:駕馭新的經濟現(xiàn)實

最大的風險是“已知的未知因素”。

35

標普全球:沒有簡單的出路

- 政策制定者將犯下過度緊縮的錯誤。

- 對利率敏感的部門可能會出現(xiàn)更劇烈的衰退。

- ?“純”教科書式的宏觀經濟學時代顯然已經結束。?

36

惠譽評級:2023 年信用展望

歐美會面臨深度衰退嗎?對新興市場產生什么連鎖反應?

37

Vanguard:戰(zhàn)勝通貨膨脹

衰退是溫和的還是深度的并不重要。因為通脹對家庭和企業(yè)的壓力遠比任何一次衰退的痛苦要長。央行也不會在今年重新評估通脹目標。

38

資本集團:全球經濟會陷入衰退嗎?

全球市場正在形成一個新的現(xiàn)實,來定義全球市場的下一個十年:

- 高通脹、高資本成本將持續(xù)下去。

- 少數(shù)科技股主導地位將發(fā)生變化。

- 從數(shù)字資產到實物資產。

- 從多重擴張到盈利增長。

- 從全球供應鏈到區(qū)域供應鏈。?

39

PGIM:宏觀視角轉換后的投資?

在各類別資產估值大幅重置之后,機會開始出現(xiàn):

- 政策清晰改善債券市場前景;

- 長期增長板塊脫穎而出;

- 實物資產仍是對沖通脹風險的關鍵。

作者:韓旭陽 卜淑情 周欣瑜

直播預告 | 謀定思動,賦能投資!

冬去春來,生生不息,2023啟航新征程

謀·上篇:歐美經濟混沌,中國這廂獨美?——宏觀-資產配置如何做,A股走向何處;

謀·中篇:后疫情時代下,投資如何布局?——中觀-什么板塊會有機會;

謀·下篇:2023,你準備好了嗎?——微觀-投資者該如何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