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經(jīng)緯3月16日電(魏薇)“想擁有年增百萬的財富人生?想學習專業(yè)的理財知識技能?想快速掌握賺錢的理財思維?”相信不少人被這樣的廣告語吸引過。近年來,財商教育遍地開花,打開社交媒體總能看到各種廣告推送,不少人會被這樣的廣告語吸引,沖動之下報名學習課程。
最近,財商課又盯上了新的消費群體——老人。近日,中新經(jīng)緯接到多位錢堂教育學員反映,錢堂教育推廣老人付費學習課程,在老人認為課程未達到預期后不予退款或僅退部分學費。
“上課到晚上10點多,我的高血壓病犯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浙江杭州的樊女士告訴中新經(jīng)緯,自己今年67歲,2022年12月初在刷手機時,彈出了錢堂教育的廣告,看到可以9天免費理財學習,她就報了名。12月25日晚上,樊女士被安排開始聽課,當時介紹上課時間為晚上7時至9時。
“到第四天晚上,他們就推廣升級版,說里面有很多優(yōu)惠,還說今天只有這幾個名額了,不報名優(yōu)惠就不能享受了?!狈空f。
樊女士回憶道,班主任還說可以用花唄分階段付費,12月29日,在班主任催促下她沖動地交了所謂升級版2998元學費。
“當晚上課上到了10點多,我的高血壓病犯了,血壓飆升很高。我認為這樣的課程太累,第二天,就找到班主任要求退款,班主任說,有專員來跟我溝通?!狈空f。
在催促了十幾個工作日后,課程要進行分班,樊女士告訴“老師”自己不參與分班,要求退學費,才被告知班主任就是所謂的專員。
樊女士又找到班主任,告知對方自己身體不好,對方讓她提供醫(yī)院證明,在提供了急診病歷后,對方說這是基礎病,只能退款1300元。
“我就上了幾個小時,交了錢以后對方就說報名了不能退,我反問對方為什么不提醒學員,就跳出一個鏈接然后直接付費了。而且我這個年齡了,晚上上課那么疲倦,肯定思考問題要差一些。對方說今天只有這幾個名額了,不報名就沒有了,這樣催很容易沖動?!狈空f,她自始至終都沒看到過合同,也不知道退費相關的條款。
吉林延邊的權女士也有類似的遭遇。她告訴中新經(jīng)緯,自己今年57歲,文化程度不高,小學還沒畢業(yè)。
“我說自己學歷不夠,但是他們說能學的,老師能帶著操作,80歲的都能會操作,所以我就交了2998元?!睓嗯空f。
在交錢學習幾天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拼音也打不了,也不會操作,就向?qū)Ψ缴暾埻丝?。在反復協(xié)商下,錢堂教育同意退款1300元?!八麄儾煌猓f已經(jīng)學習過,只能退我1300元。”
9天免費課第5天開始“賣課”
除了退款難,財商課往往被人詬病效果不佳。中新經(jīng)緯總結幾位消費者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此類財商課是以9天免費理財課作為噱頭,吸引人報名聽課,在課程進行幾天后,開始以報名享受優(yōu)惠、名額有限等為名義催促學員付費。但學員普遍反映課程多為理論,對實際操作幫助有限。
“我聽了幾節(jié)課覺得沒多大幫助,他的理論講得挺好,但是到現(xiàn)在對我一點作用沒起到?!狈空f。
另一位福建的林先生也曾上過錢堂教育試聽課,他告訴中新經(jīng)緯,自己在刷手機時看到錢堂教育的廣告,就加入了免費試聽課?!皠偵狭宋辶欤蠋熅驼f如果想要繼續(xù)學習,就要交兩三千元學費,我和對方講我不學了,對方說可以先交500元定金,交了定金可以享受好幾個待遇?!?/p>
林先生介紹,對方所說的“待遇”包括提供一個的券商賬號,對方提供的賬號手續(xù)費比其他券商便宜,只有萬分之二。其次,對方承諾可以先交定金,一邊學習做投資等賺到錢再交剩余的學費。
“在交了500元定金后,沒過兩三天對方就追著我交錢,我反問他不是答應我先交定金,邊學邊賺錢,再交學費,對方反悔了說不行,要先交錢才能享受這些待遇?!绷窒壬f。
中新經(jīng)緯記者也試聽了錢堂教育的財商課。課程第二天的內(nèi)容為國債逆回購,第三天課程顧問在群內(nèi)表示,后續(xù)老師在講課過程中都會用到國信證券進行演示,并推薦了國信證券的開戶鏈接,同時強調(diào)“70周歲以上的同學需要單獨找老師預約”。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yè)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中新經(jīng)緯表示,這種行為屬于打擦邊球,就是通過賣財商課,引導大家去購買一些產(chǎn)品,為券商等進行導流,賺取導流費,這是財商課的慣用套路。
對于財商課的效果,林先生用“夸大其詞”四個字來形容,他認為,對方把投資、理財收益的資料做得很夸張,說自己手下的學生幾個月就賺了多少萬,目的就是為了賺學員學費。
錢堂教育回應:明確規(guī)定“承諾學習效果”是違規(guī)行為
對于老人反映的未在付款前告知退費條款等問題,錢堂教育發(fā)言人曹女士對中新經(jīng)緯回應稱,錢堂教育的具體理財知識培訓課程和服務針對18周歲以上人群研發(fā),以投資者教育為主。因課程屬于在線商品,有購買即交付課程的情況。在用戶購買過程中,為了避免人工服務對用戶提醒可能存在遺忘或疏忽的情形,還統(tǒng)一設置了對用戶的文字提醒。即用戶在支付前,頁面上對用戶會有關于退費規(guī)定的文字提示。如果用戶有問題或異議均可停止付款,不再繼續(xù)購買課程。
樊女士表示,自己并未看到相關的文字提示。中新經(jīng)緯記者在支付頁面看到,有一行灰色的“溫馨提示”稱,“購買后不支持退款或轉(zhuǎn)讓”,并且默認勾選“我已閱讀并同意《服務協(xié)議》”。
此外,曹女士表示,經(jīng)查證,樊女士購買后,雖然提出了退費,但自其首次提出退費至2月3日,用戶也于線上參與了基金課程的錄播課程學習和隨堂測驗,向基金課程工作人員多次咨詢基金知識相關問題,工作人員也提供了答疑服務??头?月2日-2月10日期間多次與樊女士聯(lián)系溝通,綜合其情況和學習意愿等多種因素,后同意按照課程實際交付和消課情況部分退款,用戶表示同意,款項也已原路退回給用戶。
針對權女士的情況,曹女士稱,經(jīng)核實,該用戶與基金班工作人員溝通內(nèi)容顯示,權女士多次表達了強烈的學習意愿。但該用戶與其家屬在購買課程服務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用戶表示退費申請由家屬發(fā)起,其本人想繼續(xù)學習。系統(tǒng)后臺顯示,權女士在頻繁學習相應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并且參加了隨堂測驗,同時向基金課程工作人員多次咨詢基金知識相關問題,工作人員也提供了答疑服務。
在2月7日,客服多次與權女士聯(lián)系溝通后,從用戶體驗角度,按照課程實際交付和消課情況部分退款,權女士表示同意,款項也已原路退回。此后,客服人員多次致電和發(fā)送短信給權女士進行回訪,但均未能與其取得聯(lián)系。
上述發(fā)言人稱,經(jīng)核實,工作人員未作出過“可以教會”的承諾。用戶在購買課程前,的確跟工作人員表達了自己“學歷低,怕跟不上”的擔憂,工作人員跟用戶強調(diào)的是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課程回放進行知識鞏固。
錢堂教育強調(diào),公司相關制度中明確規(guī)定“承諾學習效果”是違規(guī)行為,如工作人員違反相關制度,公司會做出處理。
警惕財商課變傷財課
錢堂教育并非孤例,財商教育的亂象頻頻被曝光。2022年6月,廣東省消委會曾發(fā)布理財培訓消費提示指出,消費者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為商家低價虛假宣傳、誘導高價消費、師資學歷造假、推薦理財產(chǎn)品虧損嚴重、課程質(zhì)量差、退費退款難等。
對于退費問題,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對中新經(jīng)緯表示,“學員”能否退款,要看他們之間的合同是如何約定權利義務關系的。無論廣告中的個案宣傳如何成功,均不會構成對學員實操盈利的保證;無論之前宣傳的課程有多厲害,這些條款均不會寫進合同里。
王德怡表示,通常,這些理財課堂會在格式條款里充分寫入所謂的免責條款,并且選定自己熟悉的仲裁機構作為爭議解決機構,在法律上設定好防火墻,以應付付費學員的索賠主張。
“如果付費學員認為有欺詐或誤導,在調(diào)解或投訴無法解決時,也只能根據(jù)合同約定的爭議解決方式,請求仲裁機構裁決或司法判決,其維權成本很高,時間可能很漫長?!蓖醯骡f。
王德怡建議,想通過“理財課程”改善財商的人在交費之前仔細考慮一下,自己是否已經(jīng)清楚財商課程的權利義務條款,是否愿意花錢買教訓。財商課程的江湖中,你盯的是市場的收益,別人盯的是你的學費。所謂成功學只是個噱頭,成功學不過是讓售賣“成功學”的人成功的學問。
“財商課不僅僅是老人,年輕人也很容易購買,而購買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內(nèi)容都是一些很基礎的內(nèi)容,甚至出現(xiàn)利用財商課騙錢的情況。”浙江大學國際聯(lián)合商學院數(shù)字經(jīng)濟與金融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聯(lián)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中新經(jīng)緯采訪時表示,財商課的亂象起于金錢利益,財商課的真正問題不是財商課,而是財商課內(nèi)容存在貨不對板,甚至存在詐騙錢財?shù)男袨椋行┴斏陶n通過虛假流量來誘導消費者。
盤和林認為,首先要解決財商課假流量的問題,要擠水分,其次要檢查財商課主講人的資質(zhì),最后要在財商課中增加風險提示。
針對目前理財培訓消費領域存在問題,廣東省消委會曾提示消費者:一是警惕低價陷阱。理財培訓機構通常會先以“x元學理財”“x元小白理財課”等噱頭吸引消費者,之后再讓消費者購買名不副實的高價進階課程。對于這類低價營銷套路,消費者需提高警惕,不要輕易被低價宣傳誘導,在購買課程前先自行查閱該機構的企業(yè)信息、資質(zhì)及口碑等,充分了解清楚后再作決定,避免因貪圖便宜而掉入消費陷阱。
二是提高風險意識。理財作為投資行為,必定存在風險。正規(guī)理財課、財商課一般不會以“穩(wěn)賺不賠”“高額收益”“投資回報率多少”等作為宣傳賣點,因為高收益高回報的承諾不僅不符合金融理財?shù)囊?guī)律,還涉嫌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相關規(guī)定。因此,消費者應理性看待此類宣傳營銷,碰到承諾保本、盈利的機構,一定要多留幾個心眼。
三是擺正理財心態(tài)。理財培訓機構往往會以過往學員成功獲取高收益的虛假案例作為誘導,來獲取消費者的信任,這容易讓消費者產(chǎn)生“躺著賺錢”“來錢快”等想法。消費者應清楚認識到,即使是專業(yè)人士都難以保持穩(wěn)定長期的高收益,理財培訓機構更難短時間就讓學員實現(xiàn)無虧損、高收益。對此,廣大消費者不能抱著“一夜暴富”的心理,接受培訓時應擺正心態(tài),腳踏實地。
四是切忌盲目從眾。一些理財培訓機構會向?qū)W員推薦一些基金股票,在課堂氣氛的渲染下,消費者容易盲目跟風購買。機構的此類行為已涉嫌非法薦股,同時也讓消費者財產(chǎn)安全承受較大風險。因此,消費者不應輕信理財培訓機構單方面的所謂內(nèi)部消息、專業(yè)推薦等,應在全面深入了解投資產(chǎn)品各方面信息后,結合所掌握的理財知識,以及自身承受風險能力進行理性投資。
廣東省消委會提示,如消費者在購買理財培訓課程或接受服務時發(fā)生消費糾紛,可通過全國12315平臺網(wǎng)站、當?shù)?2345等渠道,或向當?shù)叵M者委員會進行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