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播資訊】葛蘭炒股,虧到窒息!
2023-05-12 06:21:12    騰訊網

沿著舊地圖,可找不到新大陸。

1


(資料圖片)

公募REITs的憂傷

算下來,公募REITs在國內已經走過了三年時光。

很多人可能對這個詞感到陌生。公募REITs,又叫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投資領域包括房地產、酒店商場、工業(yè)地產、基礎設施等。

中國對公募REITs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20年4月,證監(jiān)會、國家發(fā)改委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志著境內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正式起步。

2021年6月,首批9只公募REITs正式上市,那年也被看做是中國公募REITs元年。雖然是借鑒國外的經驗,但目前我國公募REITs的底層資產并不是地產,而是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產業(yè)園區(qū)、倉儲物流、清潔能源這些。

公募REITs的運作模式也不復雜,城投平臺、國有企業(yè)等市場主體通過銀行貸款、發(fā)行債券、非標融資等方式獲得融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完成后通過使用者收費(如租金)等形式獲得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來給投資者產生回報。

舉個通俗點的例子,某地方要修一條高速公路,通過REITs方式融資10個億,等路修好了,用這條路產生的收益來作為回報:一起籌錢修路,一起分享收益。

截至2023年5月5日,我國已累計發(fā)行上市27日公募REITs產品,募集資金超900億元,回收資金帶動新項目投資近4500億元。

看似如火如荼的局勢下,公募REITs卻沒有想象中的好收益。

根據(jù)中金公司研究部的梳理,27只公募REITs的4月月度總回報率為-4.83%。而且,2023年初至4月28日,已有21只REITs產品跌破2022年末價格,僅有6只REITs年內實現(xiàn)正收益。

▲圖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拿華安張江光大園REIT來說,2023年一季度,其收入1604萬元,凈利潤虧損1177萬元,是27只公募REITs中唯一虧損的。

此外,根據(jù)新經濟e線的梳理,中證REITs指數(shù)年內跌幅達10.84%。和滬深市場其他32個核心指數(shù)相比,排在倒數(shù)第一。

表現(xiàn)不佳背后,是底層資產收益的下滑。剛才我們講了,目前國內的公募REITs,基本都是以基礎設施作為支撐。在疫情的影響之下,許多物流園和產業(yè)園的出租率都下滑了,這也正是部分公募REITs收入和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這是公募REITs的憂傷,但如果把視野放大一點,感到憂傷的,遠不止公募REITs。

2

虧麻了

公募REITs只是整個公募基金虧損的冰山一角。

早在大半年以前,市場上就流傳著一張名為“2022上半年虧錢基金經理”的排行榜。在這個榜單上,以葛蘭、謝治宇、蔡嵩松為首的一眾明星基金經理,都虧慘了。

彼時,21位年內管理規(guī)模在300億元以上的權益類明星基金經理(只計算基金第一位基金經理),有14位旗下至少有一只基金年內虧損超過15%。

再從整個2022年來看,根據(jù)第一財經的梳理,去年虧損前十的基金產品,虧損金額都在百億左右,其中有7只虧損超過百億元。其中,虧最多的正是葛蘭管理的中歐醫(yī)療健康,虧了192.54億元。

這錢什么概念呢?我們來做個對比,恒大現(xiàn)在的總市值是217.87億港元,折合人民幣差不多是192.8億,也就是說,葛蘭一年虧的錢——

幾乎能買下一整個恒大。

如果你還沒概念,我們來個更簡單的對比,假設你每個月存1萬元錢,要存夠葛蘭虧的這192.54億,你要存上——

160450年。

咱們的讀者里邊,可能有人花上十幾年,也能賺到這筆錢。但對于平凡的我來說,就是從石器時代存到公元2500年,也不一定能存夠。

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的巨虧背后,是整個公募基金行業(yè)的翻車。

根據(jù)2022的年報數(shù)據(jù),整個公募基金市場基金數(shù)量大概有10473只,各類基金在去年的合計虧損達到——

1.47萬億元。

最慘烈的是主動權益類基金,2022年虧了近1.3萬億元,95%以上產品都是虧損。按照有些行業(yè)內人士的說法——

2022年,投資人只要將錢存在余額寶里不動,就可以輕松打敗市場上98%的公募基金經理。

無數(shù)基民,真的是感受到了窒息。

3

巨額管理費,合理嗎?

基民虧麻了,基金經理卻未必。

盡管虧損高達1.47萬億元,但2022年公募基金共收取管理費用1458.26億元。這個數(shù)字,較2021年同期增長2%,較前年的同比增速超過50%。

在這其中,很多基金經理依舊拿著巨額的管理費。

還是以葛蘭為例,她不僅在中歐醫(yī)療健康上巨虧,在其他產品上也遭遇了虧損。有人統(tǒng)計了一下,2022年她的總虧損達到284.55億元,但這并不妨礙她旗下的產品拿到13.6億元的管理費。

▲圖源網絡

前段時間網傳美女基金經理1.7億購上海豪宅,有人就暗戳戳地指向葛蘭,搞得葛蘭趕忙出來辟謠,稱自己與豪宅無關。不過想想也是,如果真拿著投資者的血汗錢住進豪宅,她恐怕也睡不著吧。

但這背后的扎心真相也隨之浮現(xiàn):盡管基金產品虧錢,但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依然能賺大把的管理費。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秘密,銀河證券數(shù)據(jù)曾顯示,2020年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高達57.54%,但同期持有權益類基金基民的平均收益率只有19.19%。

再如中郵基金旗下有一個叫“中郵核心成長”的基金,15年來凈利潤虧損合計達93.8億元,但絲毫沒有影響基金公司收取了29.67億元的管理費。

更扎心的是,很多基金經理的操作也未必比散戶高明。

Choice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報共有65只個股被基金持有總市值超過100億元,為首的正是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五糧液這些股票。

這就奇怪了,整個A股有近5000家上市公司,優(yōu)質龍頭白馬也不少,這些基金就非得擠在一塊?

從資源配置角度來看,基金抱團確實能讓資源向一部分優(yōu)質的大企業(yè)集中。但縱觀過往,很多“妖股”背后也都有基金抱團的影子。一個經典的例子是2019年的興齊眼藥,股價一度從15-20元附近暴漲到近百元。

但后來有人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年漲5倍的“妖股”背后,竟然是富國基金在控盤。

當時富國基金旗下的21只產品,在2019年二季度開始大舉買入興齊眼藥合計約789.21萬股,占興齊眼藥流通股比例14.73%,市值為7.5億。

這不是抱團,這是在坐莊,等著收割散戶!

過去數(shù)年,很多人似乎默認了“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邏輯。但我想說,存在也許合理,但并不一定合規(guī)、合法,也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接受。

如果機構都在挖著坑等人跳,以后誰還敢買?資本市場的信譽何在?

是時候變一變了,還是那句老話——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xiàn)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