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頻現“斷刀門”爭議的張小泉,近日發(fā)布了2022年財報。報告期內,張小泉實現營業(yè)收入8.27億元,同比下滑8.75%;實現歸母凈利潤4149萬元,同比下滑47.3%。其中,主營業(yè)務生活五金制品收入8.17億元,占營業(yè)收入比重98.9%。
重營銷,輕研發(fā)?
研發(fā)費用同比漲6.56%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研發(fā)投入占比持續(xù)下滑
對于營收利潤雙下滑的情況,分季度來看,張小泉雖然前三季度的營收均同比上升,但第四季度的營收為1.702億元,同比下滑30.46%,直接導致了2022年全年營收同比下滑。
歸母凈利潤方面來看,報告期內,張小泉僅第二季度的歸母凈利潤沒有出現同比下滑的現象,但同比增幅十分有限,僅為2.97%,而其余三個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同比下滑現象,報告期內,張小泉第一第三第四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45.75萬元、673.7萬元、46.28萬元,分別同比下滑45.96%、63.73%、97.09%。
從主營業(yè)務分產品來看,其主營業(yè)務生活五金制品營收實現8.17億元,占營業(yè)收入比重的98.9%,其中傳統(tǒng)優(yōu)勢產品刀剪具類目全年實現收入5.64億元,同比增長7.25%;廚房五金類目實現收入1.8億元,同比增長23%;家居五金類目實現收入7042.24萬元,同比下降10.48%。
同時,2022年期間,張小泉得益于營銷力度的加大和產品銷售渠道的拓展,生活五金制品的銷售量為8109萬把,同比增長45.69%;生產量為3063萬把,同比下降9.74%;庫存量為967萬把,同比增長12.25%。
整體而言,張小泉的各類主營業(yè)務產品都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的情況,但為何營業(yè)總額和歸母凈利潤卻出現了雙雙下滑的現象?對于該情況,張小泉在財報中解釋稱,2022年,宏觀經濟形勢下行態(tài)勢下,部分區(qū)域出現消費降級現象,公司銷售受其影響,中低端產品銷售占比提升;再疊加去年單價較低的紗剪銷售量同比增加 519 萬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拉低了平均銷售的單價,造成公司整體營業(yè)收入的增長低于銷售量的增長。
另一方面,從產品毛利率、成本以及各項費用來看,都進一步地影響了張小泉的營收和利潤。其主營產品,刀剪具和廚房五金的毛利率分別同比下降了2.04%和0.78%,營業(yè)成本分別同比增長10.77%和24.48%。費用方面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報告期內,銷售費用達1.46億元,同比上漲24.66%;管理費用達6735.87萬元,同比上漲28.27%;研發(fā)費用達2437.75萬元,同比上漲6.56%。
其中,南都灣財社記者通過張小泉往年財報以及招股書內容發(fā)現,其銷售費用在逐年遞增,從2018年至2022年,銷售費用分別為5459.09萬元、6428.57萬元、8313.74萬元、1.17億元、1.46億元。
2021年與2022年的銷售費用也主要集中于品牌宣傳費以及市場推廣費。2022年的品牌宣傳費、市場推廣費分別為708.3萬元、5637.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5.57%和63.97%。
2022年和2021年各費用情況
2022年銷售費用詳情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研發(fā)費用雖然同比上漲,但投入占比持續(xù)降低,從2020年到2022年的研發(fā)投入占比持續(xù)下滑,分別為3.51%、3.01%、2.95%。彼時公布招股書后,張小泉也被外界質疑輕研發(fā)。
產品靠代工?
非關鍵核心技術
交由OEM供應商生產使用
除此之外,在其主業(yè)刀剪板塊方面,根據彼時招股書所示,2018-2020年期間,張小泉的OEM產品產量占比分別占全部產量的76.51%、75.17%、77.15%,自產比例不足三成。對此,張小泉在回復發(fā)審委問詢中表示:“為保證OEM供應商生產的產品具有一定保障,公司將部分非關鍵核心技術交由OEM供應商生產使用,公司的主要核心技術均用于生產自制產品,公司未將這些技術交由OEM供應商生產使用?!?/p>
針對OEM產品產量大的情況,此次張小泉也再次在財報中提到,對于OEM代工,一方面通過陽江張小泉供應鏈聚合產業(yè)鏈鋼材需求,集中向上游采購并銷售給公司的產品供應商,以保障產品用鋼材質量的統(tǒng)一和鋼材供應的穩(wěn)定,提升原材料管控水平。另一方面持續(xù)增加外派駐場品質管控,提升OEM供應商生產過程品質管控水平。
頻陷“斷刀門”事件
張小泉稱輿情管理不當
將導致經濟損失
除了財報成績不理想、被外界質疑輕研發(fā)重營銷、OEM代工產量大等問題之外,去年至今年,張小泉還頻頻陷入“斷刀門”事件。
根據此前南都報道,張小泉在去年7月以及今年2、3月,先后出現三次旗下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斷裂的情況,引發(fā)消費爭議事件。同時,今年1月30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網站發(fā)布《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菜刀不能拍蒜”的消費爭議也入選,位列第六。
對于消費爭議事件,張小泉表示,公司在2022年下半年遭遇新聞輿情后,成立了專項的輿情小組積極應對,通過品牌、產品以及銷售方面的一系列措施穩(wěn)定銷售,努力降低突發(fā)事件對公司業(yè)績帶來的影響,月度整體銷售雖然跟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差距,但在逐步改善,公司預計輿情的負面影響后續(xù)會逐漸減弱。
對于公司而言,如果輿情管理不當,會造成股價波動、公司聲譽受損以及經濟損失。因此,公司將持續(xù)加強日常輿情監(jiān)測預警和分析,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和公關能力,提升運用法律手段保護公司的應對能力,努力保護好民族品牌“張小泉”。
同時,為提升產品的使用體驗,降低和避免類似事情的發(fā)生,張小泉此前也表示,公司將不斷改良產品原料和生產工藝,以增加產品的使用壽命和適用場景。
據了解,天眼查顯示,張小泉已申請“一種復合鋼、刀具及其制備方法”專利,解決了刀具受橫向沖擊容易斷裂的問題。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