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上市公司年報預披露近日收官,2780余家A股公司披露了2022年度業(yè)績預告,預計實現(xiàn)增長的公司約占41%,超千家上市公司預虧,部分公司預虧金額讓市場感到意外。
“大額計提減值準備”成為相當一部分A股上市公司2022年度業(yè)績預虧的原因。據(jù)上海證券報統(tǒng)計,2780余份年報預告中,超過800份提及“計提減值準備”,相當一部分公司的年度業(yè)績因大額計提減值準備而“變臉”或虧損擴大。這也引來了交易所的關注函。數(shù)據(jù)顯示,本周滬深交易所已發(fā)出超過40份涉及“計提減值”的關注函,重點問詢公司是否存在集中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調節(jié)利潤、未充分計提減值準備并規(guī)避凈資產為負的情形。
有資本市場人士指出,對于逾800家上市公司擬計提減值準備要辯證來看,現(xiàn)行的會計準則,允許上市公司按照審慎的會計原則,對應收賬款、商譽及日常經(jīng)營資產損耗等進行減值處理,因此上市公司業(yè)績預告里存在計提減值準備的情況是正常的。不過,會計準則遵循的是分年攤銷的原則,集中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以及不充分計提減值準備,就有財務“大洗澡”、調節(jié)利潤的嫌疑。
(資料圖)
逾40家公司因擬計提減值準備被關注
“你公司2022年度預計虧損1.1億元至1.4億元,虧損較前三季度明顯擴大的原因主要為對上海英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部分資產計提減值準備。請你公司逐項說明存貨、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商譽、其他非流動資產等各類資產截至2022年末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依據(jù)?!?月30日,*ST新文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被要求解釋公司是否存在未充分計提減值準備并規(guī)避凈資產為負的情形。
*ST騰信則是因擬計提大額信用減值等收到了關注函。*ST騰信預計2022年全年虧損2.2億元至3億元,計提大額信用減值對公司業(yè)績造成了影響。深交所要求公司詳細說明上述信用減值涉及的交易對手方、交易背景、形成原因,并結合上述情況,分析公司2022年末凈資產是否存在為負的可能性,并充分提示風險。
ST愛迪爾也于1月31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被要求具體說明核心子公司江蘇千年珠寶有限公司、成都蜀茂鉆石有限公司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和存貨處置損失發(fā)生的原因以及預計金額,說明相關減值損失計提是否充分、合理。ST愛迪爾預計2022年虧損7.6億元至9.8億元,前三季的虧損額僅1.84億元。
截至本周四晚間,像*ST新文、*ST騰信這樣因擬計提減值準備收到交易所關注函的上市公司超過40家。伴隨著上市公司陸續(xù)披露2022年度業(yè)績,交易所也開始了業(yè)績預告的審查工作。梳理本周內滬深交易所發(fā)出的關注函發(fā)現(xiàn),大額計提減值準備導致上市公司年報“變臉”或虧損擴大、*ST公司是否充分計提減值準備以規(guī)避退市風險等成為近期關注的焦點。
除了前面提到的情形,有的上市公司被交易所追問是否剛過業(yè)績承諾期就“一次性”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有的公司則被問及是否存在集中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的情況,還有的公司被交易所追問是否存在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跨期調節(jié)利潤的情形。
影視文化及地產商業(yè)公司收“函”最多
房地產銷售及信用市場的雙重挑戰(zhàn),讓一些房企對現(xiàn)有項目不得不采取更謹慎的估值方法,很多地產股的年報也因大額計提減值準備“雪上加霜”。近日,房地產及其產業(yè)鏈企業(yè)批量收到交易所的關注函。
從各上市公司收到的關注函看,或有不少上市公司存在“濫用”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應收款項計提減值準備及信用減值準備的情況。
惠譽評級亞太區(qū)企業(yè)評級董事石露露表示,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下行的背景下,資產減值是比較常見的。存貨類資產的減值主要與房地產市場整體下行、部分項目預計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有關。而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一般會考慮項目預期回報率、以及市場同類型項目交易價格的變化。
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yè),也成為大額計提減值準備的“多發(fā)區(qū)”。比如,多家影視文化類上市公司也收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函。
其中,某影視文化類上市公司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75億元至-13.04億元,而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60億元,第四季度虧損大幅擴大。該公司被交易所要求說明其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準備調節(jié)利潤的情形。
大額計提對中介機構審慎盡責提出更高要求
對于大額計提減值準備的原因,深圳某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李女士表示,主要存在幾種情形:部分公司由于前期粉飾業(yè)績,虛增收入及利潤,在更換審計機構及交易所加強監(jiān)管后,不得不通過后期的大額計提來平衡此前過度包裝的財務報表;部分企業(yè)為了利用合適的時機,比如市場對疫情影響的包容度,通過大額計提減值準備拉低凈利潤可比基礎,從而為未來的業(yè)績增長做鋪墊。
李女士表示,為透視有關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原因及合理性,會計師在審計的過程中,會對大額計提保持應有的職業(yè)審慎,針對大額計提所涉及的不同資產類別采用不同的審計策略,比如對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計提及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計提,會采用不同的審計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獲取相關的資料進行減值測試、底層穿透審計、合理利用評估師等外部專家的意見等。
廣東盛唐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趙寶棟表示,違規(guī)大額計提減值準備是違反會計準則的,同樣是嚴重的違法行為。若違規(guī)大額計提減值準備主觀惡意明顯,上市公司不僅會面臨處罰,還可能會遭股民依法索賠。索賠對象不僅包括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等責任方,有時候也會涉及中介機構。在監(jiān)管趨嚴背景下,這對中介機構的審慎盡責提出了更高要求。中介機構在執(zhí)業(yè)過程中,要嚴守“看門人”底線,嚴防上市公司“財務洗澡”等違法行為。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